新闻中心

凯发AG旗舰厅统筹资源加快创新 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2024-02-15 17:26:5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凯发AG旗舰厅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极大地制约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光伏产业已日益成为全球应对能源危机、缓解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专家预测,到2050年太阳能光伏占全球能源的比重将达到25%。在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在取得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产业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8.4万吨,同比增长86%,占据全球总产量的38%;太阳能组件产量达到21GW,同比增长100%,占全球总产量的60%凯发AG旗舰厅。行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全球前十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企业中,我国分别占据4、6、5席和5席,其中无锡尚德出货量全球第一。

  (二)国内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光伏市场快速崛起。2011年,我国除了制定《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科技“十二五”规划》外,还出台了全国统一的上网电价、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和继续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光伏市场增长,全年新增装机量达到2.7GW,同比增长400%以上。

  (三)产业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性价比稳步增强。2011年,我国万吨级多晶硅生产线投产,打破国外技术封锁,高效晶硅电池也开始商业化生产,产业化生产的高效多晶硅和单晶硅电池分别接近18%和19%的全球先进水平。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垂直一体化的晶硅电池生产成本达到0.74美元/瓦,多家企业提出10年质保25年功率线性质保的售后服务。

  (四)光伏产业配套及发展环境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国产光伏设备中的单晶炉、多晶硅铸锭炉、开方机等设备已大规模量产,晶硅太阳能电池专用设备除全自动印刷机和多线切割设备外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并具备生产线“交钥匙”的能力。配套辅料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银铝浆、EVA和背板等已实现小规模生产,切割液和切割线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光伏产品标准及认证、检测制度初步建立,国家光伏研发机构和公共测试平台逐步启动,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有条不紊推进,人才培养、信息统计和咨询服务体系也不断得到改善。

  (一)产业发展呈现过热倾向,产业对外依赖度仍较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潜在发展前景”的驱动下,全国有20多个地区规划建设光伏千亿元产业园,且有多家大型企业准备利用行业低谷期进入该领域。产品对外依赖度仍然较高,2011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额达到225亿美元,约占我国总产量的80%。而多晶硅进口量达到6.46万吨,约占据我国多晶硅需求市场的43%。

  (二)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企业经营压力增大。2011年光伏产品供应与需求之间出现明显的“时间差”,至2011年年底,光伏产品价格较年初下降了60%,极大地挤压了光伏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大。目前约有一半以上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凯发AG旗舰厅,30%的企业大幅减产,仅部分骨干企业在努力维持或小幅减产。特别是,美国商务部于近期相继对我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做出“反补贴、反倾销”初审裁定,分别征收2.9%~4.7%和31.14%~249.69%的反补贴和反倾销税率,并使用反追溯条款,对企业影响较大。

  (三)国内光伏电站投资热度上升,并网问题凸显。由于市场不景气,一批中小光伏企业开始实施自产自销战略,向下游光伏系统集成延伸,扎堆到西部偏远地区建设光伏电站,电站后续运营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配套细则欠缺、电网接入困难等问题。2011年建设的电站中,70%以上为在西部地区建设的集中式光伏电站,给光伏发电的快速增长与电力中长期规划带来了新的课题。

  (一)基础研发薄弱,产业配套有待提高。在原材料如三氯氢硅和四氯化硅的物性研究方面稍显不足,新型太阳能电池如薄膜电池、燃料敏化电池、聚光电池和量子点电池等方面研究与国外仍有不小差距。此外,在标准体系建设、产品认证和电站验收等方面与国外仍有不小差距。

  (二)先进技术和高档设备仍需受制于人。虽然我国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技术差距。如:多晶硅关键生产技术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晶硅电池用高档设备仍需进口凯发AG旗舰厅,特别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水平(包括制造设备)与国外差距更大,产业化步伐较慢。

  (三)光伏电池原辅料配套能力仍显不足。太阳能电池用原辅材,如背板、电子浆料、石墨制品等,仍不同程度依靠进口。薄膜太阳能电池用高纯气体、TCO玻璃基板、金属背电极等材料也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光伏配套材料企业总体上由于生产规模较小,研发能力相对薄弱,技术上没有全面突破,还不能适应国内太阳能电池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

  深入贯彻实施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行业统筹规划,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扶持产业链完备、已具有品牌知名度的骨干企业做优做强。鼓励实力领先的光伏企业依靠技术进步,优化存量、扩大发展规模,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实施差异化政策,引导多晶硅等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推动资源整合,鼓励企业集约化开发经营,支持生产成本低、竞争力强的企业兼并改造效益不佳、竞争力低下的光伏企业。

  (二)鼓励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多种资金渠道,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高效晶硅光伏电池、新型高效薄膜光伏电池、独立光伏应用系统、直流光伏应用系统研发以及重要技术标准的制订。鼓励、支持光伏产业加强产业资源整合,鼓励企业为实现做优做强而进行的跨地区重组并购。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强产学研结合,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全面提升本地化光伏设备技术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三)多管齐下,支持国内光伏应用。推动制定和实施上网电价实施细则等政策,继续实施“金太阳工程”等扶持措施,鼓励光伏企业与电力系统等加强沟通合作。坚持并网发电与离网应用相结合,以“下乡、富民、支边、治荒”为目标,支持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小型光伏系统、离网光伏系统等应用,开发多样化的消费光伏产品。通过合理的电价标准、适度的财政补贴和积极的金融扶持,积极扩大国内光伏市场,争取在5~10年内将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到可参与商业化竞争的水平,使光伏产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推动标准质量体系建设,引导行业自律发展。加快光伏产业标准制定和认证体系建设,滚动提升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多晶硅能耗等标准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产品抽检,强化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建立健全产业组织,引导行业自律发展,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为基础筹建中国光伏产业协会,搭建对内对外沟通合作平台,推动技术及市场交流,引导社会舆论宣传,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组织行业积极应对贸易纠纷。(来源:中国电子报)

搜索